个体自由:农民自建房的私有化与自由度在居住建筑的范畴中都是相对较高的,居住者时常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对于住所进行适当的整改,无论阳台或者仓库或者大屋檐,这些加建部分都使住所的生活氛围与外界环境有着更为多样化的联系。
农民自建房群体有着自然村的基底,往往具有一定的自然组群状态,类似于小型村落。不同于城市规划中严谨的“方格子”,这些看似无章法的自建建筑群也有着相对自然化的肌理。族群意识与交集是它们较为珍贵的东西,这些集群性的要素成为了一种集体生活的源头
虹越园艺社区位于浙江海宁虹越园艺家总部园区,园区范围内有几组农民自建房群。因土地政策原因被企业承租,拆后难建,只能整改后再投入使用。园区场地内的农民自建房有着典型的中国农民房特色,材质与形式较为混杂,色彩各异,门廊以及屋檐等部分未被利用,建筑群体也没有与园区的环境相融合
设计工作在面对农民自建房拆改的问题上,不将其完全掩饰,并用积极的态度与手段来面对这一系列建筑,使得原本色彩与风格杂乱的建筑群能够和谐的参与到周边环境之中,在给予人们丰富的生活空间同时,也能成为与自然共生的群体
设计过程对居住者生活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不同的行为类型在原建筑的门廊、阳台乃至窗洞进行了创作性的设计修建,制造更多的弹性空间,让原本拘泥于单一功能的区域承载更多的责任,提升了空间的利用率与活跃性。通过阳光房、凸窗的纳入满足了生活空间的需求,通过钢网、格栅的介入为自然预留了生长的轨迹,使得处于园艺园区的居住建筑群有更多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可能性,居住者可以随时随地的体验自然给生活带来的自由与亲近之感,并在此之上发掘自然生活之中更多的乐趣与想象力
改造后的自建房居住模式较为多样化,分为集合公寓模式的小型酒店,套房模式的接待中心,以及家庭模式的单体住宅,同时配有一栋提供小型餐饮的休闲吧。建筑群结合周围专业设计师打造的景观花园,整个场地更向往成为一个充满人气与自然活力的园艺社区。
不仅仅于花园,无论人们处于建筑的任何角落,都有和自然亲近的机会,从阳台到门廊,甚至处于门洞窗口,都有人们闲暇摆弄花草的地方,这些是阳光与空气最丰富的地方,即是居住者生活与自然沟通最为密集的场所,或倚靠着休闲沙发在廊下晒太阳,或盘坐在凸窗上翻阅书籍,或置身于阳台中打理花草,这些都是属于使用者自然闲适的生活。
特别提醒:本站所有作品收集于网络,版权均属各自所有者,本站素材仅提供学习参考,请勿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邮箱(200894114#qq.com,把#换成@)删除,要购买全部版权商用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